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1篇
以前说到师德,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例子:深夜,羸弱多病的身影伏灯光下备、批改;抛家弃子在自己孩子病危、痛失亲人的情况下,依然坚持教育教学一线……不知道为什么,每当听到此,在我心里涌上深深敬意的瞬间,更有阵阵悲凉。我困惑、我迷茫,我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和事吗?通过聆听过几位师德标兵的感人肺腑的报告后,我才真正看到和感觉到了,原就在我的身边,有那么多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同行。和他们比起我是那么的渺小,同时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什么……
当前,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。例如:教师急于求成,往往口不择言,伤害了学生的自尊;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,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;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,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,做不到一视同仁。对优生“笑脸相迎”,对后进生“横眉立目”,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;追逐短期效益,盲目地乱办班,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。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,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,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,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,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,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。
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,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,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,重者对学生体罚。
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,缺少爱心,不会关爱学生。
面对新的情况,在推进素质教育,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,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,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题,我想讲以下几点:
一转变教育理念,实施差异教育
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是发展的主体。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,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,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。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,需从大处着眼。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,不顾将,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,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,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,换取暂时的高分。众所周知,爱迪生七岁上学,因成绩差退学,爱因斯坦两岁说话,上学智力迟钝,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,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,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。事实表明,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。创造力有早晚,先后之分,越是有个性的人,创造力越突出,个性是创造的前提,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,一种财富加以接受,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,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,只有差异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,实现有差异的发展。
二以身示范,情感育人
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,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,因为,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,不能强求一致,无法整齐划一。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,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,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给予及时的表扬,真诚地赏识他们。我们的教师队伍中,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,然而,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,变单纯的“责任”为丰富的“情感”,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。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2篇
通过法制教育与师德教育的学习,我受益匪浅,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,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。在学习过程中,我有以下几点体会:
一、注重职业道德
真正做到依法执教;爱岗敬业;热爱学生;严谨治学;团结协作;廉洁从教;为人师表。关爱和尊重学生,以学生为本,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,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,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,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,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,积极做高尚师德的践行者。
二、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
作为人民教师,要做到依法施教、依法育人,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、宣传法律知识、贯彻法律知识。当然,前提是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。知法、懂法,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认真履行职责,不断丰富自身学识,努力提高自身能力、业务水平,严格执行师德师规,坚持做到“为人师表”,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,以身作则,洁身自好,以德服人,以身立教,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
三、加强法制教育,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
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屡增不减,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,作为人民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是必要的。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时,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,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、依赖性、自觉性、反抗性的矛盾,起伏比较大、易冲动、自我控制能力较差、做事情欠缺考虑;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,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,社会上对青少年诱惑的东西太多,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。如一些非主流文化,网络上负面消极的东西,虚拟的网络世界,扭曲的价值观等。
作为教师,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,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,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,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,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。让我们与法同行,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。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3篇
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、人才的竞争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——教师,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。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、高规格的人才,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,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,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。因此,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,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,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,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。
当前,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,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。例如:教师急于求成,往往口不择言,伤害了学生的自尊;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,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;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,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,做不到一视同仁。对优生“笑脸相迎”,对后进生“横眉立目”,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;追逐短期效益,盲目地乱办班,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。
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,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,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,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,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,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。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,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,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,重者对学生体罚。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,缺少爱心,不会关爱学生。四是教育评估机制,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,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,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。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。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,它包含着人才观、学生观、质量观、管理观、学习观、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。一句话,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,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。
面对新的情况,在推进素质教育,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,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,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,笔者想讲以下几点:
转变教育理念,实施差异教育
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是发展的主体。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,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,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。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,需从大处着眼。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,不顾将来,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,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,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,换取暂时的高分。我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,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,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xx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;教师大计,师德为本。”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?所谓师德,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;师风,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。爱岗敬业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,诲人不倦,有教无类?,这都是师德。我们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就是这个师德的具体体现。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踏上三尺讲台,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。
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?我认为,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。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,才会依法执教,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;才会爱岗敬业,乐于奉献,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;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,规范自己的言行,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、;廉洁从教。
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:“教育之没有情感,没有爱,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,没有水,就不能称其为池塘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”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,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,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。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,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。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!
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“有教无类”,“同在一片蓝天下,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。”
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,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,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,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,容易形成特别性格,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。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、热情鼓励、耐心帮助,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“心中的坚冰”,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。
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,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,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,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。但值得思考的是: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,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?高尔基曾说过:“爱孩子,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,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。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,才能教育学生;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。在学生心目中,亦师亦友,民主平等,是“好教师”的最重要特征。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,对学生来说,他们更喜爱前者。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,师生间真挚的情感,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,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,愿意接近老师,希望与老师合作,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。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:“你的冷眼里有牛顿,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。”
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,其主要理念就是“以学生为本”,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,而尊重学生,平等对待学生,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,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,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,但尊重是相互的。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,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,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。
我从教育中体会到: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、有追求、有独特个性特长、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,从尊重学生出发,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,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,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,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,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,学会倾听,学会理解,学会宽容,学会欣赏,懂得赞美,善于交流,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,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,成为“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。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,用爱心去浇灌,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。“万紫千红随风去,冰心一片载玉壶”,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!雨果曾说过:“花的事业是尊贵的,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,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,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。”我想,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——平凡而伟大。
“言必行,行必果”,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。师德 ,不是简单的说教,而是一种精神体现,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!其实,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。师德需要培养,需要教育,更需要的是——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!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,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。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4篇
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而其中的“道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思想品德教育。俗语说“上身不正下梁歪”,如果教师的德行不够,学生也好不了到哪里。因此作为一名老师,要时刻不能忘记师之道。
师之道是什么?去年大领导主席在教师节中所说的:“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。就是我们应该学习并落实的方向了。
现代社会纷繁复杂,一名新教师或许可能会带着满身的激情默默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,真正想到为了学生,多苦多累也值得。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多年的教师或许就会世故许多,但是我认为无论是新教师,还是老教师,都不能放弃自己当初投入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。虽然学生会一届届的离我们而去,奔向更高学府,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以扎实学识去为孩子传授知识。虽然学生会时不时惹得自己火冒三丈,但是过后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,他是你的学生,他是要你教育才会来到你的面前,所以火气过后,还是要循循善诱。虽然学校的繁琐事情非常多,但是不能因为繁琐的事情而忽略了自身的身心健康。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学生的父母那么事事关心,但是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关注孩子,要注意因材施教。虽然不能每个学生都能考取令教师满意的成绩,但是教师还是要尽力去教育孩子。
因此,为师者,勿忘初心啊!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5篇
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不仅要教好书,还要育好人,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,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,起着“以身立教”的作用。
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、人才的竞争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——教师,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。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、高规格的人才,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,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,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。因此,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,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,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,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。
当前,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。例如:教师急于求成,往往口不择言,伤害了学生的自尊;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,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;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,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,做不到一视同仁。对优生“笑脸相迎”,对后进生“横眉立目”,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;追逐短期效益,盲目地乱办班,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。
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,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,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,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,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,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。
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,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,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,重者对学生体罚。
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,缺少爱心,不会关爱学生。
四是教育评估机制,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,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,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。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。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,它包含着人才观、学生观、质量观、管理观、学习观、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。一句话,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,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。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6篇
以前说到师德,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例子:深夜,羸弱多病的身影伏灯光下备、批改;抛家弃子在自己孩子病危、痛失亲人的情况下,依然坚持教育教学一线……不知道为什么,每当听到此,在我心里涌上深深敬意的瞬间,更有阵阵悲凉。我困惑、我迷茫,我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和事吗?通过聆听过几位师德标兵的感人肺腑的报告后,我才真正看到和感觉到了,原就在我的身边,有那么多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同行。和他们比起我是那么的渺小,同时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什么……
对优生“笑脸相迎”,对后进生“横眉立目”,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;追逐短期效益,盲目地乱办班,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。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,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,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,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,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,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。
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,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,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,重者对学生体罚。
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,缺少爱心,不会关爱学生。
面对新的情况,在推进素质教育,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,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,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题,我想讲以下几点:
一转变教育理念,实施差异教育
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是发展的主体。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,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,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。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,需从大处着眼。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,不顾将,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,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,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,换取暂时的高分。众所周知,爱迪生七岁上学,因成绩差退学,爱因斯坦两岁说话,上学智力迟钝,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,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,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。事实表明,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。创造力有早晚,先后之分,越是有个性的人,创造力越突出,个性是创造的前提,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,一种财富加以接受,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,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,只有差异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,实现有差异的发展。
二以身示范,情感育人
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,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,因为,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,不能强求一致,无法整齐划一。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,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,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给予及时的表扬,真诚地赏识他们。我们的教师队伍中,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,然而,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,变单纯的“责任”为丰富的“情感”,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。
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第7篇
昨天接到俞校长的通知,说要我在师德会议上谈谈自己的体会,诸如怎样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?怎么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等,我想这些题目的起点都很高,随便写写还可以,要是拿来读给大家听,感觉就是在鲁班门前弄大斧,无奈之余,回想这几天来的师德培训,感觉谈的比较多的是教育以人为本,以德为首,并且面向全体学生。于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,写下了微薄的一点体会或者说是反思!
一、一言一行,生之楷模
向师性是孩子天然的,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,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,好多家长反映,说老师的话比我们更管用!孩子在家经常把我们挂在嘴边,开口就是“这是我们老师说的”,闭口就是“这是老师叫我们做的”。我也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,叫孩子在电话里听我说不能这样做或者应该怎样做!我想在孩子眼中,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,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。记得上学期,学校要开展跳绳比赛,早上的阳光体育活动就是孩子们练习跳绳的时间,我看到班中的一个小朋友在学跳绳,只见他弯曲着双腿,很夸张地把腿抬得高高的,左蹦一下,右跳一下,却一个也跳不过去,当时,我就乐了,不禁脱口而出:“杜天宇,你跳绳怎么像蛤蟆一样呀?”过了几天,一个课间休息时间,我在批改作业,杜天宇连蹦带跳地来到我身边,得意洋洋地说:“张老师,我会跳绳了,最多那次跳了12个。”我连忙表扬了他,可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:“张老师,102班的庄龙浩还不会跳,跳起来也像蛤蟆一样!”说着,就哈哈哈地笑了起来。我的心着实咯噔了一下,没想到我无意中的这么一句话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那么深的阴影,而且现学现卖,马上用来形容别的小朋友,这真的让我始料未及。看来,教师的言行尽管只出现微小的偏离,但在眼睛像“录象机”、耳朵像“录音机”、大脑像“电子计算机”的孩子面前,就会成倍地放大,并加以迅速地模仿。看来,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!
二、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
每个人都有自尊心,尤其是这些极想得到老师伙伴赞许的孩子们,我们的态度与言行都将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。上学期在一节美术课上,我选了几位孩子们的画一一展示,然后问:你最喜欢谁的画?结果在回答问题的学生中大部分都选择了成绩较好的小朋友!但是,成绩一般的小朋友的作业也都很棒,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同学选择呢?面对这样一种结果,我不禁愕然,可能我对这些孩子平时赞赏不够多,也可能当这些孩子犯错时,我总是以发泄心中的愤慨为目的,缺乏与孩子交流、沟通的诚意,无意中已伤了孩子的自尊。记得有一次,早上收作业竟然有5个学生没做,气愤的我怒冲冲得跑到班里质问,看到 5个学生站起来了。前4个一问都说忘记了,而且这星期不止一次,不等第5个说话,我就按耐不住,开始严厉批评起来,一直批评到自己面红耳赤的时候,那第5个学生突然大声地哭了起来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做错了事害怕了,这个时候坐在旁边的小朋友举手了,他说早上她妈妈来的时候怕她胆子小,就要我和老师说一下,昨天晚上她感冒了,所以没完成作业。当时,就仿佛一个晴空霹雳打下来,但班级里静得就只有那女同学的哭声。虽然我马上向孩子道了歉,但似乎从那以后,我的课她很少举手了,我想,是我的不分青红皂白,伤了孩子的自尊心,不管以后我怎么弥补,这个伤口都永远的留下了!从那以后,我更加认识到要热爱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,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——人的自尊心。
热爱学生要关心每一位学生,任小艾的报告中也指出素质教育第一就是要面向全体,尤其要爱后进生,能容纳他们的天真,能容纳他们的错误,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远的!但反思自己的言行,觉得真的很难做到。上学期102班中的夏宇鹏,每天都要惹出点什么事来。而且他写字怎么批评他,重写多少遍都是歪歪扭扭的,我最怕看到他的数学课要求画一画的作业,总会擦破本子,改都没法改。所以每天班主任和我都难免要批评他。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,无论何时何地一看到我总是远远的跑过来挥动着小手,大声喊着“张老师好!张老师再见!”,更让我感动的是几乎每天吃好中饭,就跑到101班里来给我餐巾纸,然后就兴奋地跑出去了。我没有拒绝,因为那是孩子的一份爱心。也就因为他,101班的孩子也开始给我和许老师餐巾纸。所以每天中午我都特别感动,不是因为纸本身的价值,而是体会到师生的一种和谐,一种幸福!回想起来我这么批评他,可孩子就那么天真,那么宽宏大量,不光对我既往不咎,还那么热情。下学期我一定要偏爱这些孩子,多表扬,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,少批评,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。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在他们的心田。希望在下次展示作业时,能听到他们真正公平的选择!
三、酸甜苦辣 乐在其中
回顾自己三年来的工作,感觉压力还是蛮大的,有备课时的忙碌,有领导听课时的胆怯,有遇到工作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时的惆怅,以及公开课和教学成绩这个教师的生命线给予的无形压力!但是,也就是在这些压力中我成长着,收获着!暑假里当在大街上有孩子亲切的叫你老师时,那种心情真得很好!这次,101班有个孩子黄山旅游,每天都给我发一条短信,把看到的都分享给我!当我最后问及是哪位学生时,他说我是李月,是你的学生李月呀!这个“你的学生”4个字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做教师的神圣!
我想我们在坐的所有老师都比我辛苦,都在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奉献着!希望你们都能乐在其中!
-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(通用7篇)
- 师德师风教育读本心得体会(精选30篇)
- 贵州教育大讲堂开学第一课观看心得500字(精选7篇)
- 师德警示教育大会有感心得体会20xx(通用17篇)
- 20xx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个人心得与收获(通用3篇)
-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800字(精选4篇)
-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850字(精选29篇)
-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心得(精选13篇)
- 语文教育读书心得(通用27篇)
- 《爱的教育》心得体会800字(通用25篇)
-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(精选30篇)
- 爱的教育读后心得感悟(精选30篇)
-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(通用28篇)
- 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(通用17篇)
- 电力安全教育心得(精选28篇)
- 南宁交通安全教育课学生心得体会范文(精选3篇)
- 20xx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(精选27篇)
-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心得(精选3篇)
- 有关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(精选25篇)
- 作文教育心得(精选28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