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交流:写作冲着一天三顿饺子开始(2)
一个真正的文学家,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。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,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。
本报记者庄小蕾整理
写小说时,我胆大包天
作为作家,莫言对文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,我们可以从他的公开演讲和接受南方周末等媒体专访时窥见一斑。
结构对于长篇小说来说有多重要?
长篇小说结构很重要,每次在构思时都在结构上挖空心思,希望能用跟以前的小说不一样的结构,来讲述一个故事。我有很多精彩的故事,迟迟没有动笔,就是因为在思考结构问题。
为什么这个《蛙》写了十五万字又放弃?就是因为结构没想好。如果用编年史的方法,那小说篇幅会很长,而且事无巨细都不能漏掉,否则不完整。用书信体,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,它的好处是非常自由,可以从1958年一下跳到2008年,把姑姑50年从医生涯中最具表现力、最能塑造人物的故事元素给提炼出来。
中国文学如何跟世界对话?
中国文学真正能够跟世界对话,真正超越了狭隘的阶级观念,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。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作家,都在大量阅读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。
这大大开阔了中国这批小说家的眼界。
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个作品带着很浓重的模仿外国文学的痕迹,譬如《金发婴儿》和《球状闪电》。到了《红高粱》这个阶段,我就明确地意识到必须逃离西方文学的影响,一定要写自己的东西,自己熟悉的东西。
这就需要到民间去寻找,文学真正的丰富资源,还是隐藏在民间。当然我说的民间并不仅仅是荒凉的偏僻的农村,城市也是民间。这才有了《檀香刑》和《生死疲劳》。
所以包括我个人在内,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,实际上是借助了这两种力量。我们借助了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,对我们自己的文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。然后又从民间里汲取了丰富的资源,这才有了当今中国小说的现状。
为获奖,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?
什么是中国标签?我不知道。
我在《檀香刑》后记里面说,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,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。
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,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,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。而且,即便你想改变,变得了吗?
该怎么写,还怎么写;想怎么写,就怎么写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可以是孙子,是懦夫,是可怜虫,但在写小说时,我是贼胆包天、色胆包天、狗胆包天。
- 20xx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:材料作文
- 小学六年级语文应用文指导:日记的分类和写法
- 写作方法: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
- 写作基础:高中话题作文
- 作文经验交流:动作描写
- 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?
- 初中生话题作文指导"三步曲":选择角度
- 2018年烟台市中考半命题作文题目解析指导
- 作文经验:作文要学会积累
- 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解析:“困难”中成长,写作时蜕变
- 写作方法:如何引入热点时评素材?
- 20xx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
- 写作方法:找对方法
- 2018年重庆市中考A卷材料作文题目解析指导
- 2018年浙江台州中考材料作文题目解析点评
- 写作方法:细节描写
- 中考写作指导:中考作文指导 3
- 中考写作指导:作文技巧
- 写作基础: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
- 写作基础:如何写好开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