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成都中考作文解析:从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
成都2018年中考作文解析:从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
2018年成都中考的作文是以《答案》为题目的命题作文。按照考试要求,考生需要先阅读试卷提供的写作材料:“试卷上,我们填写答案;生活中,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。答案有正误之分,有好坏之别,有时又不止一个。有些人,为了获取答案,穷其一生:有些时候,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值……”,根据材料内容,真情实感地创作一篇600字的作文内容。
从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
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初二语文备课组长萧雪莲
萧雪莲说,回顾成都近三年中考作文,从2015年《挥手自兹去》,到2016年《散步》再到2017年《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》,成都作文题目有诗意,有情怀,有人生况味。今年中考作文题目《答案》有了新的突破,从有情有味上升到有思有辨。
她分析,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到哪里去?”寻求人生的答案,是我们活着的终极使命。所以“答案”这个词,一直是命题人很热衷的关键词。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》,2018年创新作文大赛的题目是《答案在风中飘扬》……今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《答案》又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更丰富的内涵:比答案更重要的是,追求答案的过程。命题者打破了学生强调结果的习惯思维,以此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寻求答案的过程。虽然这次是命题作文,但“答案”一词在此没有任何限制语,所以给学生的构思提供了开阔的空间。而“答案”一词在此是含义丰富的,“天地万物皆为答案”。既可以理解为具体的一事一物,也可以理解为“目标,结果,结局,真相,人生的真谛……”甚至可以说,生活就是一张大试卷,每个人就是在里面寻求答案。这也给了考生广大的创作空间。
“过程,即是寻求答案的路径和经历。每个人的过程必定不同。今年的作文题目避免了选材的相似性,注重彰显学生个体的体验,思考,感悟………如果考生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,能在立意上以小见大,能在取材上从自身到自然,历史,国家,社会……注重展现个人对个体的体验过程,对自然的探索过程,对社会的思考过程,对生命的追寻过程,必将赢得阅卷场上老师的青睐。”萧雪莲表示,从此次作文命题来看,成都中考场上作文“千人一面”的雷同现象必将走向终结。
- 以“宇宙空间”为话题的写作指导
- 2018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点评:“意料之中”又在“意料之外”
- 写作素材:高考作文万能结尾21例
- 2018年重庆市中考A卷半命题题目解析指导
- 放开胆子别怕错的去写作文
- 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:分叙法
- 小学作文指导:冬天作文的写法指导
- 20xx年四川凉山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
- 经验交流:良知风骨与性情书写(3)
- 20xx年四川阿坝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
- 中考写作指导:话题作文 2
- 写作基础:高中话题作文
- 以“信息时代”为话题的写作指导
- 写作基础:学生如何写好想象文章
- 经验交流:创作的技巧
- 写作方法: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
- 小学作文指导: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
- 写作方法:高中作文如何引入热点素材
- 小学作文分类及写作要点
- 20xx年四川广安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:二选一